常用的目标函数(系统性能评价函数)

Dongdong
2025-09-24 / 0 评论 / 2 阅读 / 正在检测是否收录...

mfxr4b6l.png
mfxr4dyv.png

畸变波前远场光斑光强分布的评价函数

在自适应光学和波前优化中,需要通过一个可量化的目标函数来评价和优化波前质量。目标函数通常基于像平面或接收孔径上的光强分布定义。以下是几种常用的评价函数及其分析。


评价函数定义

符号公式描述
( I(x, y) )-畸变波前远场光斑光强分布
( I_0(x, y) )-理想波前远场光斑光强分布
( I(x_0, y_0) )-畸变波前远场光斑峰值强度
( I_0(x_0, y_0) )-理想波前远场光斑峰值强度
( M(x, y) )-光阑的透过率函数(通常为二元掩模)

1. 像清晰度评价函数 ( S_1 )

[
S_1 = \iint I^2(x, y) \, dx \, dy
]

  • 核心思想:计算远场光斑光强分布平方的积分,用于评价光斑能量的集中程度。
  • 工作原理:平方项会显著放大高光强区域的贡献。当光斑能量集中时,中心高亮区域的平方值极大,从而使 ( S_1 ) 值变大;当光斑能量因像差而弥散时,( S_1 ) 值减小。
  • 优化目标最大化 ( S_1 )
  • 特点:无需理想模型作为参考,仅依赖实际测得的光强分布,常用于无波前传感的自适应光学系统。其变体包括三次方和、四次方和等,会进一步强化“锐化”效果。

2. 斯特列尔比 ( S_2 )

[
S_2 = \frac{I(x_0, y_0)}{I_0(x_0, y_0)}
]

  • 核心思想:直接比较实际系统与理想衍射极限系统的中心峰值光强。
  • 工作原理:斯特列尔比是光学系统最重要的性能指标之一。其值域为 [0, 1]。值越接近1,说明系统性能越接近衍射极限。
  • 优化目标最大化 ( S_2 )
  • 特点:非常直观经典。根据马雷夏尔准则,当波前误差的均方根值小于 λ/14 时,SR ≥ 0.8,可认为系统处于“衍射极限”状态。

3. 互相关评价函数 ( S_3 )

[
S_3 = \iint I_0(x, y) \cdot I(x, y) \, dx \, dy
]

  • 核心思想:计算理想光强分布与实际光强分布在整个像面上的点乘积分,衡量两者的相似度。
  • 工作原理:此操作类似于图像处理中的互相关。当实际光斑形态与理想光斑越接近时,积分值 ( S_3 ) 越大。
  • 优化目标最大化 ( S_3 )
  • 特点:对光斑的整体形状敏感,而不仅仅是中心峰值。但需要预先知道理想的远场光斑分布 ( I_0(x, y) ) 作为模板。

4. 环围能量 ( S_4 )

[
S_4 = \iint M(x, y) \cdot I(x, y) \, dx \, dy
]

  • 核心思想:计算在特定区域(由光阑函数 ( M(x, y) ) 定义)内的总光能量。
  • 工作原理:光阑函数 ( M(x, y) ) 通常是一个二元掩模(例如,在关心的小孔区域内值为1,其他区域为0)。该积分即为落入此区域的总能量。
  • 优化目标最大化 ( S_4 )
  • 特点:非常实用,直接与特定应用的性能挂钩,例如自由空间光通信(衡量进入接收器的能量)或激光加工(衡量作用于加工点的能量)。

总结与对比

评价函数核心思想优化目标优点缺点/依赖
( S_1 ) 像清晰度能量集中度最大化无模型依赖,适用于无波前传感系统,算法简单对噪声可能敏感
( S_2 ) 斯特列尔比峰值光强最大化最经典直观,直接反映系统接近衍射极限的程度需要知道理想系统的峰值光强
( S_3 ) 互相关形态相似度最大化对光斑整体形状敏感强依赖于理想的完整光斑分布 ( I_0(x, y) )
( S_4 ) 环围能量区域能量最大化实用性强,直接与应用效率挂钩需要根据应用场景定义光阑函数 ( M(x, y) )

结论:选择哪种评价函数取决于具体的应用需求、系统配置(是否有波前传感器)以及所关心的最终性能指标(是峰值亮度、能量集中度还是特定区域的能量接收效率)。

0

评论 (0)

取消